励志网_励志名言名人名言大全_励志电影歌曲排行_经典语录语句

朝鲜经济的现状、趋势、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应对思路

励志文章 2020-06-080 lz01

  

盘古智库东北亚中心课题组

   朱 锋,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

   岳 立,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东北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秦 恺,盘古智库特约研究员、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国际关系研究院博士生

   王嘉昊,盘古智库特约研究员、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目录

   第一部分:对朝鲜经济现状的基本评估

   第二部分:朝鲜经济发展趋势及走向

   第三部分:当前朝鲜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部分:未来中朝经济合作的重点领域及可行措施思考

  

   据朝中社4月21日报道,20日召开的朝鲜劳动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决定,从2018年4月21日起朝鲜将中止核试验与洲际弹道导弹发射试验。

   朝鲜对核武器与洲际导弹的开发震惊世界。尤其是2016年以来,朝鲜的核导能力呈现出了长足进步。但朝鲜的综合实力能够支撑起有效的核导开发能力吗?核导开发究竟对朝鲜的经济带来了什么样的冲击和影响?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通过10项对朝制裁决议案,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又都纷纷对朝鲜实施了众多单边制裁。这些制裁被认为是二战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制裁决议中史无前例的、也是最强硬的。本项研究认为,朝鲜的经济已经受到了其核导开发的巨大影响,虽然目前还能应付,但在联合国及有关国家的制裁无法减缓的情况下,朝鲜的经济将会出现灾难性的前景。

  

第一部分    对朝鲜经济现状的基本评估

  

   朝鲜国土面积为12.3万平方公里[1],占朝鲜半岛面积的九分之五,与中国福建省面积相近,约为中国吉林省面积的三分之二[2]。截至2016年末,朝鲜总人口为2490万人[3],较同期吉林省常住人口总数少263.3万人,约为韩国人口的一半。2016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约合人民币2205亿元[4],为2016年吉林省GDP的14.8%,不足韩国的1/45[5]。朝鲜人均国民收入约合人民币8163元[6],较弱于贵州省2008年人均GDP水平,约为韩国的4.5%[7],与非洲国家科特迪瓦(全球排名第143位)相当。

  

   一、复苏缓慢,形势严峻

   朝鲜经济自1988年以来经历了长达近30年的经济疲软,期间经历长达12年的连续负增长,经济基础几近崩溃。据韩国官方数据,2011—2014年连续4年取得1%左右的年均增长,2016年经济增长率达到3.9%[8]。但由于基础薄弱和长期国际孤立,稳健复苏仍难期待,形势严峻。

   国际援助是朝鲜重要外汇来源之一。2000年初期国际社会对朝人道主义援助的规模近3亿美元,截至2014年底缩至3000万美元以下[9]。截止目前,朝鲜正在遭受联合国及美国等因其执意推进核武器和洲际导弹项目而施加的多重严厉制裁,国际社会对朝鲜援助的规模处于极低水平。

   朝鲜对华出口铁矿石和无烟煤是获取外汇的重要手段。2017年1月11日,韩国国家情报院下属的国家安保战略研究院发布“联合国安理会第2270号决议执行效果评估”资料,指出在对朝制裁实施9个月(2016年3-11月)期间,朝鲜对华出口和外汇收入双双减少,出现了2亿美元的外汇损失。

   朝鲜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面临持续的粮食短缺问题。据世界粮农机构预算,朝鲜每年大约需要550—600万吨粮食。而20世纪90年代后期,朝鲜粮食产量一直徘徊在240—350万吨[10]。2014年,朝鲜的粮食总产量为508万吨[11],虽然缺口有所减小,但粮食问题一直是困扰朝鲜经济的重要问题。

  

   二、曾比肩日本、俯视韩国、超越中国

   朝鲜半岛在被日本统治期间(1910年—1945年),靠近中国的北部地区得到深度开发,修建了大量的水电站和煤矿。北方的主要矿产资源储量占整个半岛储量的80%-90%[12],经济基础远远好于南方。

   朝鲜现有铁路总长8800多公里,其中电气化铁路总长度为2000多公里,并且早在1993年就基本实现了干线铁路电气化,电力机车牵引比重达90%以上[13]。公路总长度77500多公里。[14]主要海港有清津、南浦、元山、兴南、罗津等。平壤顺安机场为国际机场,定期国际航线有平壤-北京,平壤-沈阳等[15]。

   正是基于较高的发展水平,1945年朝鲜半岛南北分裂以来第一次正式物资交往就是1984年朝鲜援助韩国。当时朝鲜通过国际红十字会向遭受水灾的韩国提供了5 万石大米、50 万米布匹、10 万吨水泥和一些药品等救灾物资[16]。这与当前朝鲜依靠外援生存的窘境形成鲜明对照。

  

   三、经济发展潜力可观

   朝鲜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探明矿产资源种类多达300余种,其中200多种具有经济开发价值[17],最具代表性的有铜矿、萤石矿、金矿、石墨、铁矿、铅矿、镁矿、以及发展核能所不可或缺的铀矿。矿产资源总储量占朝鲜半岛总储量的80%以上,潜在总价值超过2万亿美元,是韩国储藏量的24倍[18]。

   朝鲜拥有较为丰富的其他自然资源,尤其以森林资源、水利资源、水产资源居多。森林覆盖率达到 73%[19],盛产云杉、冷杉、红松等优质木材;水力资源丰富,鸭绿江、德川江、豆满江等河流水量丰富,落差巨大,拥有较大的水电潜能;朝鲜两面临海,境内湖泊较多,水产品丰富。

   朝鲜的人力资源基础相当不错,高度重视教育,实行全民免费教育制度。劳动力成本较低,这些无疑在未来全球化分工中具有较强的劳动力优势。[20]即使在严重经济困难之际,朝鲜仍然尽力在教育和医疗保障两个方面维护其人力资源。其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也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印度、南非等“金砖国家”。[21]

   近年来,朝鲜在核导、网络技术、无人机等高科领域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抛开逆时代潮流的影响不说,其成功进行六次核试和中远程导弹开发,足以说明朝鲜在以核导为中心的军工领域已跻身世界前列。

   值得注意的是,朝鲜在严峻军事威胁下经历了近 20 年经济冲击和封锁而仍未发生大规模动乱,反而在航天、核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开发方面取得了相当进展,这一事实本身就表明了朝鲜社会的凝聚力,也显示了这个国家在渡过难关、实现与西方大国关系正常化之后具有经济复兴的潜力。

  

第二部分    朝鲜经济发展趋势及走向

  

   朝鲜社会主义政权1948年9月9日建立,1958年宣布完成了城市、农村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其政治经济体系由先军政治所主导。1970年宣布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1975年5月,成为“七十七国集团”正式成员国,同年8月正式加入不结盟运动。1991年9月17日同韩国一起加入了联合国。2000年7月加入东盟地区论坛(ARF)。至今与163个国家(含欧盟)建立了外交关系。

  

   一、金日成时代受“冷战”因素制约的大起大落

   早在1948年建国之前,朝鲜就开始急速推进土改和工业国有化,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49年2月的第一届最高人民会议上,朝鲜通过了《为了恢复和发展朝鲜北部人民经济而推进的1949-1950年度两年计划及相关法令》,并在随后与苏联签订了《朝苏经济文化合作协议》。此时的朝鲜在新的国家体制的领导下和苏联的帮助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然而1950年-1953年的朝鲜战争却对刚刚起步的朝鲜经济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朝鲜的大型企业和工厂几乎全数毁于美军的轰炸。据朝鲜中央年鉴分析,“开战后没有多久,兴南化肥厂、黄海炼钢厂、平壤碾米厂、本宫化学工厂、城津炼钢厂、清津纺织工厂等52家大型企业就毁于空袭,龙津的机械制造工厂更是遭到彻底的破坏。朝鲜虽然方面也组织了工厂的撤退和疏散,撤到安全地带的工厂很快就转入了战时生产状态,但其数量极为有限。”[22]人员损失方面,约有155万朝鲜军民在战争中伤亡。[23]

   板门店协议签署之后,金日成提出了以优先恢复和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战后恢复计划。1954年开始的《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的3年计划》对重工业的投资额占到了总额的81.1%[24],1957年到1961年的“一五计划”同样注重重工业的发展。农业方面,朝鲜自1955年起开始推行苏联式的集体农庄制度。“1954年末农业合作化率是30.9%,1956年达到了80.9%,而到1957年末就达到了近100%。”[25]与此同时,以苏联和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也对朝鲜的工业建设给予了大量的援助。1953年外国援助占朝鲜年收入比重的18.4%[26],其中仅苏联一国就向朝鲜提供了10亿卢布的无偿援助。到了1954年,外国援助所占比例更是增长到了33.7%[27]。

   1955年12月,金日成发表了著名的“主体演讲”,要发展属于朝鲜自己的经济模式:“有人说苏联模式好,有人说中国模式好,可现在己经到了创造我们自己的模式的时候了”。对外,朝鲜在中苏两国之间采取了不偏不倚的独立姿态,与两国分别签署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对内,则大力推广以“青山里精神”为代表的独立的民族经济建设路线。其主要内容包括依靠自己的技术和资源、优先投资重工业、全面发展经济各领域、实现技术现代化、以及“互通有无”的对外贸易原则——只进口本国无法生产或不足的物品,向外国出口本国多余的物品。

   令人遗憾的是,“主体精神”远没有表面看上去那样美妙。工业上,朝鲜数次动员劳动人民进行“大干快上”的群众运动,包括以提前一年完成一五计划为目标的“千里马运动”;农业上,确保粮食自给自足的“主体农业方法”要求老百姓到处劈山伐木,开垦农田。这些手段与中国同一时期的“大跃进”运动可谓是异曲同工,也同样留下了许多后遗症。工业上的攻坚战、突击战虽然在短期内能够提高生产力,但从长远来看却会造成劳动者积极性下降,同时也会加速设备的损耗,不利于长期生产。农业上,不讲究科学方法的胡乱开垦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为日后的洪涝灾害和大饥荒种下了祸根。

1958年,金日成宣布朝鲜已经完成了城市、农村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三年后,又在1961年的朝鲜劳动党四大的中央委员会报告中确立了以一般经济、军需经济、党的经济、非公开的黑市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独特的“四重经济”结构[28]。但同样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朝鲜为了保障自身的战略安全,(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进入专题: 朝鲜问题   朝鲜经济  

    
本文链接:http://www.lzmyw.cn/lizhiwenzhang/2775.html
励志教育  高三励志  家庭教育  为人处世  感悟亲情  伤感日志  大学生励志  励志奖学金  作文大全  诗词名句  读后感  观后感  读书笔记  好词好句  祝福语  经典台词  个性签名

励志网 Copyright © 2024 lzmyw.cn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京ICP备13028492号